扶余市多举措不断促进绿色生产基地发展壮大
| 招商动态 |2016-11-25
扶余市主要建设棚菜与花生两大绿色生产基地:蔡家沟镇腰号村、三岔河镇双龙泉村为核心的无公害棚菜生产示范基地和三井子镇太安村扶余四粒红花生绿色生产基地。两大绿色基地不断辐射带动周边棚菜园区和花生产业发展快速发展,在促进基地要素集聚、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上,形成了层次分明、业态多元、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发展格局。
一是继续以蔡家沟镇腰号村和三岔河镇双龙泉村为核心作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为依托,引入生态循环发展模式,重点发展无公害和绿色有机蔬菜。继续扩大我市蔬菜产业棚菜规模。到2018年,全市省级棚菜产业园区达到20个,国家级棚菜标准园达到15个;示范区新增蔬菜棚室6630栋,新增面积9450亩,辐射带动周边棚菜区新增棚室3310栋,新增面积5000亩,使全市棚菜设施达到20384栋,面积达到5.7万亩;培育从事设施蔬菜生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30家,培育5个省级以上名优蔬菜产品(著名商标、驰名商标、名牌产品),“三品一标”蔬菜产品认证达到20个,投资200万元建成一个以蔬菜生产为重点的加工园区,引进1-2户大型蔬菜生产加工企业,就地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1500人,农民人均收入高出全市平均水平40%以上。
二是建立四粒红花生品种展示田、提纯复状田、良种繁育田,叶斑病、果腐病防治试验田,玉米花生间种试验田及种子处理,综合高产栽培示范田等项目,培育四粒红花生新品种。解决花生综合高产模式化栽培新途径,为实现三年内扶余绿色花生生产基地达到50万亩奠定基础。
三是在进一步做好2016年建设任务的同时,结合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科学合理地制定2017年棚膜蔬菜生产示范区建设计划和扩大扶余四粒红花生绿色基地生产规模。加大补助政策落实,调动农民发展棚菜生产的积极性,推进全市棚菜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扶余四粒红花生绿色生产基地标准化建设,加快“三品一标”申报进程,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四是抓好抓实腰号村绿色蔬菜基地建设和双龙泉现代农业科技产业综合项目建设,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协调各部门项目资源投向园区。主动走出去,吸引商家进驻腰号村,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支持腰号村绿兴合作社的秸秆有机肥厂的筹备建设,力争明年投入生产。积极争取申报2017年省级农业技术推广补助资金项目,使我市大部分家庭农场、合作社受益,重点是棚菜区农户受益。
五是加快推进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大扶余四粒红花生品牌推介力度,完善信息发布、招商引资、科技服务、品牌推介、产品营销等功能。培育示范区技术服务、农资供应、病虫害防治、农机作业等服务组织,提高农技人员的服务水平。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认证、风险评估、应急防控、宣传培训和追溯体系,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维护公共健康。
